南投國姓80年老穀倉獲新生 搖身一變成文創園區

南投國姓鄉農會活化留存逾80年的舊穀倉,將其修復改造,外觀上大膽用色,並結合農村及客家元素,更保留碾米機、老櫥櫃及各式農器具,打造成文創園區,今揭牌啟用,老舊穀倉空間以新面貌見客,並成為推廣食農及在地農特產的基地。

國姓鄉農會指出,該農會於1941年成立,當時同步打造穀倉,由於穀倉空間至今已逾80年,老舊閒置,為此向農委會、縣府等單位爭取經費著手活化,5年前先改建為九二故事咖啡館販售農特產,再持續修復改造為「國姓農會文創園區」。

「國姓農會文創園區」以懷舊、客家、在地、再生為4大主軸,將老舊穀倉整闢出春耕廣場、夏耘廊道、秋收大廳、農民食堂、冬藏雅閣、食農教育中心、九二咖啡故事館、青農會所、農民集會所、豐收舞台等場域與展館,今揭牌啟用。

國姓農會文創園區今舉辦開幕典禮,並由該農會理事長胡水發、縣長許淑華、立委馬文君、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陳錦倫、國姓鄉長邱美玲、縣議員林芳伃等人共同揭幕,場面熱鬧。

南投縣長許淑華說,國姓鄉咖啡種植面積居全國之冠,並有鹿茸、枇杷、草莓等農特產,也是客家族群人口密集的大聚落,產業文化豐富多元,農會更將老舊穀倉空間重新規畫打造,變成地方特色景點,並成為推廣食農及在地農特產的基地。

國姓農會則表示,為讓穀倉跳脫陳舊感,外觀大膽用色,並結合農村及客家元素,內部空間則將碾米機、老櫥櫃及各式農器具巧妙融合,未來將定期舉辦書法展、音樂會等藝文活動,並提供DIY食農體驗,成為農民、藝術家和遊客的交流平台。

 

 

推薦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