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樂遊
南投縣客家族群約有8萬人,占全縣人口1/6,許多人是再移民到南投定居,因此,客語5種腔調包括四縣、海陸、大埔、饒平及詔安族裔,都在南投開枝散葉,呈現「客中有客」的多樣性特徵與內涵,與桃竹苗及南部六堆客家庄大不相同。

阿坤香茅工坊
早期香茅大多為客家人耕作經營之產業,香茅經蒸餾產生香茅油,為製作香料及化妝品的材料,民國40年代,國姓鄉開始種植香茅,50年代更達高峰,民國60年後香茅開始沒落消失。921地震後為復甦傳統產業,振興地方經濟,透過梅林社區總體營造輔導成立香茅工坊。鄉民代表劉昌坤拿香茅治療偏頭痛,意外接續了香茅產業之香火,目前以香茅工坊作為地方特色,發展休閒農業與芳香產業。
世寶農場
世寶農場成立於1993年,經時代變遷,轉種植農作『台灣金線連』,並從山上取得『台灣金線連』原生種,在埔里小埔社(鐵枝尾),選於這塊無受受環境污染世外桃源,開啟台灣金線連生命樂章。世寳農場這塊土地是彭家祖父傳承給子孫的一份禮物,除此,祖父以『健康即是寶;保有健康人生即是寳藏』之務農精神,告訴子孫種植農作堅持;而現今農場主人,為了傳承祖父農人與大地• 世世代代之精神,因此命名『世寶農場』。


世寶農場
世寶農場成立於1993年,經時代變遷,轉種植農作『台灣金線連』,並從山上取得『台灣金線連』原生種,在埔里小埔社(鐵枝尾),選於這塊無受受環境污染世外桃源,開啟台灣金線連生命樂章。世寳農場這塊土地是彭家祖父傳承給子孫的一份禮物,除此,祖父以『健康即是寶;保有健康人生即是寳藏』之務農精神,告訴子孫種植農作堅持;而現今農場主人,為了傳承祖父農人與大地• 世世代代之精神,因此命名『世寶農場』。

雲清李子園
雲清李子園擁有1甲多的桃接李,圈區約有一千多棵李子樹,大多為老欉,樹形各異,很有看頭,是南投縣最大面積的李子園,開花時節,一片白茫茫花海,不僅馬路旁可以看花,在果園裡賞花氣氛相當浪漫。李子的四季變化非常大,春季開花結果;夏季成熟採收,紅色果實掛枝頭,垂涎欲滴,果實佈滿了果粉;秋季漸漸落葉;冬季看似只剩乾枯的枝幹,原來是李子冬眠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李子的生命歷程非常值得體會與觀察。
龍南天然添博物館
龍南天然添博物館傳承中國天然漆五千年傳統文化,肩負臺灣漆文化傳承使命。除致力於創作及學術研究外,更從種植漆樹、採漆液、製精漆箏傳統漆業中創新意,開發出天然漆精緻的日常生活用品及藝術精品,是臺灣碩果僅存的天然漆博物館三百年漆業發展史的活歷史。館內展示了臺灣天然漆業的發展史與文物,囊括戰國、明、清、民初漆藝精品數百件及來自國內外大師的創作漆畫、藝術精品數十件,風格多樣,受到群眾的喜愛和讚賞。


龍南天然添博物館
龍南天然添博物館傳承中國天然漆五千年傳統文化,肩負臺灣漆文化傳承使命。除致力於創作及學術研究外,更從種植漆樹、採漆液、製精漆箏傳統漆業中創新意,開發出天然漆精緻的日常生活用品及藝術精品,是臺灣碩果僅存的天然漆博物館三百年漆業發展史的活歷史。館內展示了臺灣天然漆業的發展史與文物,囊括戰國、明、清、民初漆藝精品數百件及來自國內外大師的創作漆畫、藝術精品數十件,風格多樣,受到群眾的喜愛和讚賞。

小埔社客家文化園區
從清代就存在的小埔社客家文化園區位於南投埔里鎮,除了有平埔族人,也有移民定居的客家人及河洛人。而日治時期更是甘蔗的產區,由於埔里糖廠建置了鐵道,因此這區是鄰近6村庄的經濟中心,至今仍擁有濃厚文史氣息。此外,經客委會補助設置的三期工程均已完竣,包含玻璃吊橋、登山棧道、景觀平台等。歡迎健行賞景,探尋客家文史采風。
更多在地特色

泰雅族
泰雅族人大多居住於仁愛鄉新生村眉原部落、發祥村紅香部落、瑞岩部落、慈峰部落、力行村馬烈霸部落、翠華村翠巒部落及親愛村萬大部落、親愛部落等。泰雅族有在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為巨石裂岩所生之巨石傳說,現今泰雅族主要分布南起南投縣仁愛鄉北至宜蘭縣大同鄉中北部山區。

邵族
族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及水里鄉,約752人,相傳邵族的祖先因追逐白鹿而遷至日月潭定居,其部落社會組織是以父系外婚氏族為其文化特徵,受漢文化影響頗深,但其固有的成分依舊存在,每家之客室內側左牆腳所懸掛的祖靈籃,為不見於其他族群的文化特質,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每年8月邵族的豐年祭,也是歲時祭儀中最重要且最盛大的祭典,當舉行豐年祭時,整族全員出動,有舂石音、拜公媽籃、擦手臂祝禱、鑿齒儀式、蓋祖靈屋、迎祖靈出巡、迎日月盾牌祈福……等儀式,可一飽邵族的文化風釆。